作为一个家庭中的重点保护对象——孕妇,一个人要供给两个人的营养,家人往往都希望孕妈能多多补充营养,但多吃少动,体重的增长更可能有过之而无不及。正是因为是孕妇,一个人吃,关系到两个人的健康,体重的增长更应该成为精打细算的事情。
我们以一个孕妈妈的事实来举例。
乐乐(化名)怀孕前,体重49Kg,身高160cm,在朋友眼里,她是典型的“条顺盘靓”,但在妈妈眼里,瘦得只有一把骨头。
怀孕后,她的体重增长得很慢,到第三个月,小雨的体重才长1斤,把乐乐妈妈急坏了,而乐乐却觉得现在肚子里的BB还只是个胚胎呢,不用长多少。
乐乐妈妈说:“本来就很瘦,现在怀孕了,趁着这个时期多补一些,体重尽量多长,宝宝才能多长。”而乐乐认为,我之前不胖,孕期更不能长多少肉,以后怎么减?两个人天天为了长多少体重而争论不休。
其实,女性在怀孕期间体重增长的范围,是根据她孕前体重状况来决定的。孕前体重越重,孕期体重增长得越少,具体可以参考美国医学会根据科学统计得出的孕期体重增长范围:
在这里,我们要了解BMI的概念,BMI即体质指数,它可以帮助我们划分自己的体重是不是正常范围,有没有偏瘦或者偏胖。它有一个计算公式,即怀孕前的体重除以身高的平方:
BMI=孕前体重(Kg) 身高2(m2)
乐乐身高160cm,孕前体重49Kg,套入公式,得出她的孕前BMI是19.1,属于正常体重人群,那么,整个孕期中,她增长的合理范围是11.4~15.9Kg,换成中国常说的计量单位,就是整个孕期合理的体重增长是23斤到32斤。
从上面的图表可以看出,怀孕前越瘦,孕期增长的体重应该越多,怀孕前越胖,孕期增重就应该越少。所以,乐乐妈妈的话至少对了一半,瘦的人,孕期可以多长一些,但是,乐乐妈妈认为乐乐在孕早期(12周前)只长0.5Kg,太少,又是不对的。
根据研究统计,所有孕妇,在12周以前,只要长0.5~2Kg就是合理的。乐乐长了0.5Kg,所以她认为自己长得可以,是对的。但是,她想在孕期不怎么增重,这个想法就不合理了。体重是营养的直接指标,如果孕期体重增长过少,可能会导致胎儿营养不足,进而导致后续的生长发育,最终影响其子代一生的健康状况。
所以,孕期体重增长在一个适合自己的范围,才是最适合宝宝和妈妈的。此外,我们还需要评估每周增长的速度是否合理,以体重正常(18.5 BMI 25)的孕妇为例,在12周开始,我们每周增长0.36~0.45kg是合适的,这样才能保证我们身体里的各项指标比较平稳过渡,像胰岛素的水平等等。
为了更准确地评估体重增长,孕妈妈们在每周称重时需要注意三个“统一”:
统一 一个时间点称重
统一 一把体重秤称重
统一 一套孕妇装称重
三个统一是为了减少外界带来的体重偏差,让孕妈妈们的体重在孕期科学地增长。
体重的变化是反映孕期营养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指标,但不同孕期所需的营养侧重点有非常大的区别!